这背后,是京津冀三地间医疗机构合作不断完善的进程。北京市50多家医院与天津、河北150余家医院机构开展合作,京冀在燕郊、张家口、曹妃甸、承德等地共同实施重点医疗合作项目,三年累计派出合作医师1000余人,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。
看病报销不用愁,重复检查不用做。目前,京津冀三地新农合信息平台完成对接,部分医院通过异地定点、直接联网等方式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。三省市27个项目和132家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启动实施。
在家门口就能分享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,更是人口大省河北莘莘学子的夙愿。京津冀高等教育同城化试点,让梦想照进现实。京津重点高校国家和学校专项计划,增加河北农村及贫困地区招生名额;京冀基础教育教师互派培养项目正在实施,京津与河北省互派交流项目已超过500个。
2月17日,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廊坊召开。会议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,京津将对河北21个贫困县展开对口帮扶,在这些贫困县各建立一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。三地还将通过“手拉手”、建联盟校等方式,结对100余所中小学校、幼儿园、职业学校,提升受帮扶地区教学管理水平。
三年来,京津冀打破“一亩三分地”思维定势,加快破除行政管理、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。2014年,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,货物跨关区报关提速一倍;2015年,京津冀网上办税统一平台上线运行,资质互认、征管互助、信息互通,方便三地企业;不久前,保监会宣布开始在京津冀地区试点跨区域经营备案制,为中小险资企业迅速拓展京津冀市场开辟通路……
春潮涌动京津冀,正是扬帆奋进时!